當前位置:首頁 > 履職重點 > 監督工作

    強化人大監督 持續助推法治政府建設

    合肥人大:2025-04-09 14:47稿源: 合肥人大

    過去的一年,合肥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2月27日,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聽取審議市政府關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報告顯示,我市法治政府建設亮點頻現,中央依法治國辦對我市依法推動信訪積案化解、全國首創行政處罰案件群眾公議制等特色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制度體系不斷完善

    2024年,合肥市在良法善治上出實招,制度體系更加健全完備。這一年,市人大常委會不斷完善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并更加注重立法質量與社會效應,踐行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理念,為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為破解城區停車供給不足、管理難度較大等問題,制定《合肥市機動車公共停車場條例》,規范交通秩序,改善交通環境。制定《合肥市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條例》,堅持因地制宜、共建共享,在規劃建設、改造更新、維護管理等方面作出制度安排。認真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法要求,修改《合肥市噪聲污染防治條例》,對建筑施工、室內裝修、交通運輸、工業生產等噪聲治理作出明確規范……一系列法規的出臺,有力助推了城市高效能治理。

    在新興產業立法上,合肥出臺全省首部知識產權保護與促進條例、智能網聯汽車應用促進條例,為新興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報告顯示,合肥市推動構建“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托、各方參與”的立法工作格局,2024年全年共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規5部、出臺政府規章4部。

    “通過地方性法規,明晰政府及有關部門職責,強化監督管理,進一步約束和規范政府的行政行為。”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高質量立法的同時,積極開展備案審查工作,堅持問題導向,加大審查糾錯力度,同時常態化開展法規清理工作,助力法治政府建設。

    “政策+服務”優化營商環境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報告對此給予了關注。

    2024年1月1日,《合肥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施行。《條例》結合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實際,以立法形式固化營商環境改革實踐的經驗做法,標志著全市營商環境進入全面法治化的新階段。

    報告指出,2024年,合肥聚焦完善營商環境制度體系,夯實營商環境法治根基。成立首家“知識產權投行”商業模式知識產權產業運營中心,全省首批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落地合肥。開展市域國家級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規范化建設試點工作,全年辦理案件數量位居全省前列。

    在為企服務上,簡化辦事流程,提升服務效率。聚焦“關鍵小事”,20個“高效辦成一件事”事項全面上線。試點“免申即辦”微改革,企業簡易變更事項辦結時限進一步縮短,30份變更證明材料全部減免。全面推廣數字化電子發票,覆蓋率和純電率均位列全省第1。

    為更好呵護各類市場主體,合肥聚焦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堅決清理和廢除妨礙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做法。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開展工程建設招標投標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深入推進“綜合查一次”,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全面清查涉企違規收費行為……

    合肥以法治手段持續優化市場生態,營商環境的法治化水平不斷躍升,有力推動了法治政府建設與營商環境提升之間的良性互動。

    依法行政扎實推進

    2024年,合肥市堅持把依法行政作為法治建設的重中之重,全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提速提質提效。

    合肥經開區市場監管局在處理一起投訴舉報中發現某超市銷售的商品存在商品條碼不合規的情況,經調查了解,該商品條碼由產品生產廠家印制,超市對商品條碼不合規的情況不知情。考慮到該超市已履行進貨查驗義務,系首次違法,依據行政處罰法相關規定不予行政處罰。

    報告顯示:合肥全面落實輕微違法行為依法不予行政處罰清單制度,在18個執法領域明確免罰事項592項,免罰金額達1.7億元。同時,建立涉企行政執法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制度,獲評全省群眾和企業最滿意的十大“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建立行政處罰“三書同達”工作機制;在全省率先成立市政府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聘請各級人大代表擔任市政府執法監督員、群眾公議員、法治督察員,推動人大監督全面覆蓋法治建設。

    行政復議是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保障。合肥市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開展規范行政執法有效降低敗訴率專項行動,全市行政機關訴訟敗訴率下降至9.7%。建立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不出庭審批機制,全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率保持100%。

    法治,是一種全民自覺的生活方式。近年來,合肥不斷探索社會解紛的創新途徑,架起調解糾紛“連心橋”,讓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全社會的共同理念。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廣泛建立市、縣、鄉三級“一站式”矛調中心,拓展醫患、道路交通等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打造“和合解紛”多元化解品牌,全年成功調解糾紛94378件。

    中央依法治國辦下沉合肥開展專項督察,對合肥市依法推動信訪積案化解、全國首創行政處罰案件群眾公議制等特色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監督提升工作質效

    法治政府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市人大常委會聚焦法治建設開展監督,不斷強化對重點部門、重點工作的監督指導,突出監督重點,通過聽取工作情況報告、專題調研等,提出有針對性、可行性意見建議,助推建設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

    2024年,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6名市“一府兩院”相關負責人履職情況報告,開展滿意度測評,促進公職人員勤勉盡職、依法用權。首次聽取審議8個市政府工作部門普法責任制實施情況報告,開展滿意度測評,就完善宣傳機制、創新工作方式等提出建議。

    為加強行政審判工作,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合肥市中院行政審判工作情況報告,促進有關部門強化訴源治理,提升審判質效。聽取審議市檢察院民事檢察工作情況報告,推動完善工作機制、加強隊伍建設,更好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人大常委會還通過開展執法檢查,有效監督政府行政行為,確保法治建設落到實處。2024年,常委會開展農業法等執法檢查,燃放煙花爆竹、電動自行車安全管理等法規專題調研,提出有針對性、可行性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規范權力的運行,提高行政執法能力。

    在開展專項監督和專題調研的同時,市人大常委會持續舉辦“憲法宣傳周”“江淮普法合肥行”等活動,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2月27日,在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對報告進行了分組審議,常委會組成人員在充分肯定我市法治政府建設成效的同時,指出要著眼長遠、補齊短板、開拓創新,推動新時代法治政府建設再上新臺階。

    “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出庭率仍然需要進一步提高,‘出庭不出聲’的問題要化解。”“提升復議應訴質效,行政復議敗訴量還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整合法律服務熱線體系,選取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員擔任接線員,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法律服務。”“增強對合肥市地方性法規的宣傳力度,增強普法宣傳的針對性,杜絕形式主義。”……常委會組成人員圍繞報告展開熱烈討論,以人大監督之力推動法治政府建設行穩致遠。

    人大常委會將繼續通過人事任免、專項監督、執法檢查等方式,加大對法治政府建設的監督力度,助推建設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為合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熱點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县| 桦南县| 盘山县| 胶南市| 黔东| 桂林市| 浑源县| 忻城县| 普兰县| 阿尔山市| 定安县| 慈利县| 奉贤区| 云南省| 松阳县| 栾川县| 来凤县| 福清市| 东乌珠穆沁旗| 汉川市| 淅川县| 灯塔市| 富宁县| 延津县| 兴海县| 隆回县| 锡林郭勒盟| 张家口市| 安多县| 莱芜市| 开阳县| 柘城县| 葵青区| 罗田县| 宁南县| 丰台区| 扬州市| 长垣县| 景德镇市| 江口县| 沙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