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點亮生命之光 市人大常委會開展《合肥市獻血條例》專題調研
瀏覽次數:合肥人大:2024-11-11 15:08稿源: 合肥人大
編者按
近日,合肥日報、合肥晚報、江淮晨報、合肥在線等,以《法治點亮生命之光 市人大常委會開展〈合肥市獻血條例〉專題調研》為題,報道了市人大常委會開展調研,推動《條例》更好落地見效,依法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的工作實踐。
2023年,合肥市成為全省唯一年度血液采集總量超過40噸的城市,有力保障了臨床用血需求;臨床醫療用血100%來自無償獻血,沒有發生因血液安全問題導致的醫療安全事故……《合肥市獻血條例》施行以來,無償獻血事業健康蓬勃發展,有力維護和保障了人民群眾健康權益和生命安全。
《條例》實施過程中遇到了哪些新問題?如何更好發揮法治保障作用?為推動我市無償獻血事業進一步發展,今年8月,合肥市人大常委會圍繞《合肥市獻血條例》實施情況開展調研。9月23日,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六十二次主任會議聽取關于《條例》實施情況的調研報告。
深入調研 全面了解《條例》實施情況
無償獻血是一項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社會公益事業。
2019年,合肥市人大常委會制定《合肥市獻血條例》。對無償獻血工作的政府職責、部門職責、獻血點建設、獻血者激勵措施等進行了頂層設計,完善了“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考核與表彰并舉、榮譽與激勵并重”的無償獻血良性發展長效機制,為推動無償獻血工作、積極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
《條例》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也是我省第一部地方獻血條例。四年多來,實施過程中遇到了哪些新問題、如何更好發揮法治保障作用?根據2024年工作要點,今年8月,市人大常委會圍繞《條例》實施情況開展調研。
調研組組織召開座談會,聽取市衛健委等部門、市中心血站、部分醫療機構、獻血者代表等關于獻血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和意見建議。
在巢湖市,調研組深入愛心獻血屋實地參觀,詳細了解巢湖市獻血屋建設情況、群眾獻血意愿及意見建議,現場與獻血者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實地調研后,調研組召開座談會,聽取了巢湖市政府貫徹落實《條例》情況的匯報,相關職能部門、醫療機構、獻血者代表、人大代表、專家學者等與會人員結合各自實際,對法規的實施提出了意見建議。
在蜀山區,調研組實地調研了井崗鎮衛樓社區和國購廣場獻血屋工作開展情況,隨后召開了調研座談會。每到一處,調研組深入詳細了解獻血知識宣傳普及、獻血服務與激勵、采供血和用血管理等情況,聽取各方意見建議。
在肯定成效的同時,調研組要求,要繼續宣傳好無償獻血相關政策法律法規,落實好各種醫療及社會待遇,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支持無償獻血工作的良好氛圍;要完善管理機制、創新方式方法、優化獻血服務網點建設,提升無償獻血服務能力,進一步推動《合肥市獻血條例》全面貫徹實施。
成效明顯 獻血事業高質量發展
《條例》的頒布實施,為合肥市無償獻血事業的健康、穩定、持續發展提供了法治支撐。
調研發現,《條例》實施以來,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各職能部門認真履職,組織得力、保障有力,為推動我市無償獻血公益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全市各界積極探索和研究宣傳工作的新途徑、新思路、新方法,從根本上調動了市民無償獻血積極性并激發了社會動員力量。《條例》在建立和完善獻血保障激勵措施,彰顯合肥城市特色、保障無償獻血事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調研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合肥市血液采集總量同比增長率在全國36個主要城市中位列第一,2023年,我市血液采集總量達到約4181.438萬毫升,成為全省唯一年度血液采集總量超過40噸的城市,有力地保障了臨床用血需求。自《條例》實施以來,合肥市血液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沒有發生因血液安全問題導致的醫療安全事故,沒有發生因血液供給不足引發的社會穩定問題,切實維護了人民群眾健康權益和生命安全。
《條例》實施以來,合肥市將無償獻血工作開展情況納入衛生事業發展規劃和考核體系,出臺《關于實施無償獻血獎勵措施的通知》,完善激勵獎勵措施。截至今年6月,已發放無償獻血榮譽證31246張,累計投入3400多萬元落實獎勵政策。
目前,合肥全市共有1家中心血站、1個分站、1個采供血點、4個獻血屋、2個儲血點、23輛流動采血車、11輛急救送血車,承擔著全市109家醫療機構臨床用血保障任務。制定采供血應急預案,組建應急獻血隊伍,應對季節性、結構性用血緊張,滿足臨床用血需求。目前,合肥市千人口獻血率提升為14.2,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位居全省首位。
開通安徽省首列無償獻血宣傳地鐵專列、運用全市310輛公交進行宣傳、制作專題宣傳海報和宣傳品,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2020年以來,依托“世界獻血者日”“世界紅十字日”等重要節點,共組織志愿服務約1.5萬小時,8名志愿者獲全國無償獻血志愿服務獎,合肥無償獻血的社會氛圍日漸濃厚。
2020年以來,開展建設安徽省“十四五”醫療衛生重點實驗室“輸血醫學”、我省唯一“中華骨髓庫HLA高分辨分型確認實驗室”等多個重點科研項目。2024年,正式啟用無人機運輸血液的新場景,大力提升了無償獻血事業智能化水平。
提出建議 推動《條例》更好落地見效
在看到成效的同時,調研組也發現了無償獻血公益宣傳相對不足,一些群眾對無償獻血的積極意義、獻血者的權利和義務、獻血知識等了解不夠;部分縣(市、區)未成立獻血工作領導機構,有的部門單位法定職責落實不夠到位、協同配合不夠密切;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缺口等問題。
為了讓《條例》落得更實,市人大常委會建議,相關部門要落實各自宣傳任務,各縣(市、區)落實屬地責任,針對不同群體實行分眾化、差異化、互動化宣傳,普及獻血知識,消除獻血顧慮,調動全社會參與無償獻血的積極性。
各縣(市、區)要加快成立無償獻血工作領導小組、獻血辦。加強部門、屬地、高校多方聯動,制定專門鼓勵政策,根據實際情況與大學生評優、就業等掛鉤,壯大高校學生獻血隊伍。
認真落實無償獻血獎勵措施,將無償獻血與體育賽事、演藝活動、商業運營等場景結合起來,激發全民公益意識。因地制宜設置獻血屋、流動采血點等,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區域采供血系統同質化管理,加大血液醫學科研支持,推動無償獻血事業高質量發展。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市中心血站站長胡曉玉表示,《條例》可操作性強,建議加大實施力度,例如獻血屋的規劃建設、應急隊伍建設等。同時,部分條款可以適當擇機修訂,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市衛健委醫政醫管處科員宋鈺鑫表示,將繼續加強部門協作,實行聯責聯動,增強工作合力,共同實施好《條例》及獎勵措施,真正做到“以人民為中心、讓人民更滿意”。
市人大常委會將適應獻血工作新的形勢和發展需求,通過多種監督方式,加強對《條例》實施情況的監督,讓規定真正落到實處、產生實效,助推合肥市無償獻血事業高質量發展,依法保障人民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