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征求意見
    關于征求《合肥市智能網聯汽車應用促進條例(草案修改稿)》修改意見的通知

     


     

    為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提高法規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等有關規定,現將《合肥市智能網聯汽車應用促進條例(草案修改稿)》予以公布,征求意見。請將修改意見和建議發送至hfrdfgw@126.com,也可以將意見寄送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合肥市東流路100號,郵編:230071)。征求意見截止日期:2024109日。

     

     

                         合肥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2024919

     

     

     

     

       

     

    合肥市智能網聯汽車應用促進條例

    (草案修改稿

     

     

     

    第一章     

    第二章   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

    第三章   監督管理

    第四章   車路協同基礎設施建設

    第五章   交通違法和事故處理

    第六章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制定目的】 為了規范和促進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條例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智能網聯汽車以及功能型無人車的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及其監督管理活動。

    第三條【基本原則】 智能網聯汽車應用促進工作應當堅持依法有序、鼓勵創新、開放協同、包容審慎、安全可控的原則。

    第四條【政府職責】 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智能網聯汽車應用促進工作的領導,統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規劃,建立應用管理聯合工作機制,建設市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服務平臺,加強車路協同基礎設施建設。

    第五條【部門職責】 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公安、交通等部門采取措施,建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應用工作推進機制,加強監督管理。

    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智能網聯汽車試驗用機動車臨時行駛車號牌核發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市交通運輸、城市管理、郵政管理部門分別負責道路交通運輸、環衛、快遞領域的智能網聯、功能型無人車道路測試、示范應用管理工作。

    發展和改革、自然資源和規劃、城鄉建設、市場監督管理等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示范應用管理工作。

    第六條【促進措施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技術成果轉化,促進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研發、檢驗檢測、生產制造。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探索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城市協同發展,為智能網聯汽車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提供應用場景,在公共交通、出租汽車、物流配送、環衛作業等領域開展道路測試、示范應用。

     

    第二章 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

     

    條【開放域】  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應當會同交通運輸、公安機關交通管理有關部門確定適當的區域、路段,支持智能網聯汽車、功能型無人車開展道路測試、示范應用,并向社會公布。

    第八條【申請提出】 實行智能網聯汽車、功能無人車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申報管理制度。

    申請開展道路測試、示范應用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向市、縣(市)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提交安全性自我聲明、道路測試或者示范應用方案、自動駕駛功能檢測報告等材料。

    申請開展示范應用的,還應當經過規定里程或者時間的道路測試,在測試期間無交通違法行為且未發生道路測試車輛方承擔責任的交通事故

    第九條【受理確認】 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受理道路測試、示范應用申請后,應當會同交通運輸、公安機關交通管理等有關部門開展安全性自我聲明確認工作,并可以組織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

    第十條【上路憑證 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示范應用主體應當憑確認的安全性自我聲明以及其他有關資料,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領試驗用機動車臨時行駛車號牌取得試驗用機動車臨時行駛車號牌的,可以開展道路測試、示范應用。

    第十一條【異地認可】 國家或者其他省市認可的從事汽車有關業務檢測機構所出具的自動駕駛功能檢測報告,本市予以認可,無需開展相同或者類似功能測試。

    已經取得其他省市確認的安全性自我聲明或者試驗用機動車臨時行駛車號牌的,在本市申請安全性自我聲明確認時,可以簡化有關測試流程和項目。

    第十二條【支持規模化】 道路測試、示范應用主體需要在同一道路測試、示范應用區域內增加同一型號車輛的,應當按照規定提交必要性說明等材料。

    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應當會同交通運輸、公安機關交通管理等有關部門簡化確認流程。

    第十三條【終止與中止】 道路測試、示范應用主體未按照規定開展有關活動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及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應當責令中止或者終止。

    有關活動終止時,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應當收回臨時行駛車號牌,并轉交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未收回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公告作廢。

     

    第三章 監督管理

     

    第十條【上路要求 道路測試、示范應用主體,應當按照規定將試驗用機動車臨時行駛車號牌放置在前后車窗醒目位置,并在車身顯著位置以醒目顏色標示自動駕駛道路測試或者示范應用等字樣,但不得對周邊的道路交通活動造成干擾。

    道路測試、示范應用主體應當按照規定向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提交階段性報告和總結報告。

    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有關部門對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進行評估。

    第十條【車輛監管】 道路測試、示范應用主體應當按照規定記錄和存儲測試、應用車輛發生事故或者故障前的位置、運行狀態、駕駛模式、車內外監控視頻等行駛數據,保持數據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并有關運行數據實時上傳至市管理服務平臺。

    道路測試、示范應用主體不得擅自變更可能影響車輛功能、性能的軟硬件。確需變更的,應當及時向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提供有關安全性說明材料,涉及影響車輛安全性能重大變更的,應當重新提交安全性自我聲明并申請確認。

    第十條【車輛操作】 道路測試、示范應用駕駛人發現車輛處于不適合自動駕駛的狀態或者其他情況需要人工接管時,應當立即接管車輛,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不配備駕駛人的車輛發生故障、不適合自動駕駛或者有其他影響交通安全的情況時,應當立即開啟危險警示裝置采取遠程接管、行駛至不妨礙交通的地方停放等措施。

    第十條【載人載物】 在道路測試中的車輛,除測試人員和用于模擬貨物的配重外,不得搭載其他與測試無關的人員或者貨物。

    在示范應用中的車輛,可以按照規定搭載人員或者貨物,示范應用主體應當提前告知搭載人員、貨物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關風險,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用于道路運輸、環衛、快遞等領域的,應當符合交通運輸、城市管理、郵政管理等部門的有關規定。

    第十條【信息安全】 道路測試、示范應用主體應當建立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制度

    道路測試、示范應用主體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個人信息,不得采集與測試、示范應用無關的信息,不得非法采集涉及國家安全的信息。

    道路測試、示范應用主體應當依法將收集、產生的有關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在境內存儲。

    發生或者可能發生涉及國家安全、個人信息等數據泄露、損毀、丟失等情況的,道路測試、示范應用主體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按照規定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并告知有關用戶。

    十九條【維護檢驗】 道路測試、示范應用主體應當定期對自動駕駛系統和其他涉及車輛安全的設施設備進行維護,并按照規定進行安全技術檢驗。

    第二十條【應急處置】 道路測試、示范應用主體應當加強車輛遠程動態監管,制定應急預案,及時處置突發性事件。

    遇惡劣天氣、道路施工、大型活動等情形,道路測試、示范應用主體應當對運行路線、時間等作出相應調整。

    二十一條【盡職免責】 有關部門和負責人在道路測試、示范應用監督管理工作中,符合下列條件的,不作負面評價:

    (一)未違反法律、法規禁止性、義務性規定;

    (二)決策程序符合法律、法規規定;

    (三)勤勉盡責、未牟取私利;

    (四)主動挽回損失、消除不良影響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結果發生。

     

    第四章 車路協同基礎設施建設

     

    第二十條【規劃統籌】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統籌規劃智能網聯汽車、功能型無人車通用的通信設施、感知設施、計算設施等車路協同基礎設施,推進交通標志標識等道路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升級,逐步實行智能網聯汽車、功能型無人車與車路協同基礎設施、市管理服務平臺互聯互通、信息共享。

    第二十條【建設要求】 車路協同基礎設施納入新建、改建、擴建道路建設工程的,應當與道路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

    企業、科研機構根據道路測試、示范應用的需要,申請在已有公用設施上搭建車路協同設施,有關部門應當予以支持。

    鼓勵企業等市場主體參與車路協同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和維護。

    第二十條【通信設施認證】 車路協同基礎設施涉及通信技術的設施設備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取得入網認證,涉及人身、財產安全的設施設備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取得認證報告。

    第二十條【管理維護】 車路協同基礎設施產權單位或者管理單位應當將車路協同基礎設施接入市管理服務平臺。

    車路協同基礎設施產權單位或者管理單位應當按照有關技術規范和標準,對車路協同基礎設施定期開展維護保養和升級改造。

     

    第五章 交通違法和事故處理

     

    第二十六條【交通違法處理】 道路測試、示范應用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

    第二十條【交通違法處理】 智能網聯汽車發生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對駕駛人進行處理;不配備駕駛人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對車輛所有人、管理人或者車輛生產企業進行處理。

    第二十條【交通事故處理】 智能網聯汽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進行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以及有關責任追究。

    道路測試、示范應用主體應當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導下對事故過程進行技術分析,將事故原因、責任認定結果以及完整的事故分析報告報送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二十九條【交通事故賠償】 智能網聯汽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損害,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司法解釋確定損害賠償責任。

    第三十條【責任認定依據】 智能網聯汽車以及市管理服務平臺等記錄的車輛運行狀態和周邊環境的客觀信息,可以依法作為認定交通違法行為和交通事故責任的依據。

    三十一條【交通事故處理】 功能型無人車上道路行駛,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或者事故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對車輛所有人、管理人或者車輛生產企業進行處理。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條【施行時間】 本條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更多>> 問卷調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邛崃市| 黔江区| 聂拉木县| 迁西县| 堆龙德庆县| 安泽县| 自治县| 专栏| 宝清县| 扶风县| 旬阳县| 中西区| 阿鲁科尔沁旗| 图木舒克市| 辽源市| 赤城县| 北票市| 房山区| 彭水| 峨山| 廊坊市| 万山特区| 陇西县| 黄龙县| 洛宁县| 无为县| 卓尼县| 濮阳市| 康平县| 垦利县| 准格尔旗| 明水县| 青川县| 滦南县| 遵义县| 巴彦淖尔市| 增城市| 吴忠市| 孟连| 日土县| 佛教|